结束对缅甸的访问之后,奥巴马随即飞抵柬埔寨首都金边。这是奥巴马出访东南亚三国的最后一站。相比之下,奥巴马的柬埔寨之行实在有些“冷清”。在泰国和缅甸,奥巴马与两国领导人会面后都举行了记者会。但在柬埔寨,情况却完全不同。举行一对一会谈前,奥巴马和柬埔寨总理洪森只是短暂留影和快速握手,在场媒体称“没有感觉到任何热情”。不过,奥巴马此行,却让所有人深深领略了他的“傲气”。
奥巴马彰显“大国”风范
与冷清的场面相比,奥巴马访柬时所展露的“傲气”更让人深深领教。在领导人会议上摇头晃脑;出席欢迎晚宴姗姗来迟;勒令停车场所有司机和工作人员禁用手机;行车路线两边所有店铺禁止营业等等“霸道”行为至今仍为各国代表团人员、媒体记者乃至普通民众“津津乐道”。不少柬埔寨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奥巴马太无理太傲气,甚至有的民众放出“奥巴马不要再来柬埔寨”的狠话。
更甚的是,在东亚峰会圆满结束,与会各国代表团陆续启程回国时,美国还在机场狠狠的“霸道”了一回。当时,温家宝总理率领的中国代表团首先抵达金边国际机场准备启程前往泰国访问,美国代表团随后抵达机场,可是却强行要求率先起飞,之后才允许其他代表团起飞。
柬埔寨王国政府发言人、新闻部长乔干那烈当天下午在自己的Facebook上发表消息说:“美国代表团和中国代表团在机场争相起飞,美国启动飞机阻挡跑道,不让中国先走。”
从这个角度看,奥巴马可能是访柬遇冷后着急回国,忘记了什么是“民主”和“礼貌”的表现。难道他是在柬埔寨跟洪森谈人权被指为“刻意夸大”,而无法接受?这种霸道,霸权,目中无人,唯我独尊,让出席东盟峰会、东亚峰会的各国代表团真正领略了谁才是“民主”国家。
撬墙角难以如愿
18-20日,刚刚成功连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旋风般连访泰国、缅甸、柬埔寨三个东盟国家,并成为首名访缅的美国在任总统。此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国防部长帕内塔也在亚洲访问。美国政府三位重量级人物齐聚亚洲,可谓大张旗鼓地宣布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继续。
美国如此“兴师动众”,意图非常明确,就是基于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刻意拉拢中国在东盟的亲密伙伴,以弱化中国在周边的影响力。毫不客气的说,奥巴马此行就是为了“撬中国墙脚”,但恐怕难以如愿。
众所周知,柬缅泰三国与中国的关系非同一般,这三个国家是中国在东盟的亲密朋友、伙伴。东盟十国与中国关系的深浅厚薄程度明显有异。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与中国的关系比较亲近,双方的互信程度很高;越南、菲律宾等,与中国的关系比较复杂,加之有领土和海洋争端,对华疑虑较深。
正由于这方面的因素,柬缅泰是中国在东盟传递声音、进行友好合作的有力帮手。在今年7月柬埔寨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上,由于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的坚持,会议才没有通过菲律宾提议的南海问题联合声明。这也是东盟外长会议45年来首次没有通过联合声明。柬埔寨在关键时刻对中国的支持力度可见一斑。其他如泰国与缅甸也都能大体如是。饱受美国制裁与封锁之苦的缅甸,在政治与外交上多年来受惠于中国非浅,其对中国的战略性依赖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国家,无疑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的一个薄弱,乃至具有消极意义的一环。
自冷战以来,美国对东南亚投资和贸易一直居重要地位,但其经济存在近年相对减弱。在东盟对外贸易中,2000年美国同东盟贸易占比16%,2010年下降到9%。这一比重不仅低于中国的11%,也低于欧盟的10%和日本的10%。过去10年,由于东南亚对美国投资与市场的依赖减少,导致美国对这一地区战略影响力有所减弱。美国提出“重返亚洲”战略构想,就是希望扭转这一局面。
就拿缅甸来说,美国从1991年开始对缅甸实施制裁,2003年开始禁止进口缅甸产品。近日来,美国与缅甸频频释放友好信号。美国方面放宽了对大多数缅甸产品的进口限制。
在此情况下,奥巴马接连访问中国在东南亚的三个亲密伙伴,从积极的方面说,是想拉近美国与三国的政治与外交关系,以强化其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薄弱环节;从消极方面说,是要拉拢三国疏远中国。正如泰国《曼谷邮报》指出的,“奥巴马到访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地区影响力”。
不过,不论美国如何苦心孤诣,由于地缘纽带、经济联系、历史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原因,“陆上东盟”与中国的坚实关系都是美国无法撼动的。良好的对华关系对于三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性意义。而且中国已经成为东盟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于“陆上东盟”的综合性战略意义,是美国可望不可及的。不论美国如何拉拢相关国家,它都无法撬动中国在东南亚的外交墙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