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人民网》消息,人民日报出版社的新书《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引出了很多饶有兴味的话题。封面的一段话,道出了国际风云的变幻:"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
在方可成提供的分析基础上,笔者研究了《人民日报》从1948年迄今的全文数据库,进一步梳理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60多年间的亲疏变化,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外交的长期稳定和与时俱进,中国文化的博大包容。
西哈努克亲王: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在中国居住过几十年的西哈努克亲王,无疑是排名第一的"老朋友"。亲王2012年10月去世的时候,一些中国年轻网友不了解历史,在新闻跟帖中对亲王长期寄居中国不无调侃,但过来人更能体会中国外交的良苦用心和高尚情怀。
@摘星手010:在那个物质贫瘠、精神荒芜的年代,西哈努克给中国人带来了一派高贵雅致。我们对西哈努克一往情深,从郎诺篡权到波尔布特当政,善始善终。邓颖超访柬时,坚持在宾馆楼上看到被软禁的西哈努克从楼下走过,以确认他还活着。西哈努克说:如果我必须接受某国政府的供养,这个政府最好是中国。
傅学章2013年在《人民日报》撰写《缅怀西哈努克太皇》,提及中柬交往的很多感人细节:
西哈努克生前谈论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第一次会见,用了"一见钟情"这个浪漫词语。"他们为什么都如此同样地打动了我?大人物的平易近人及其对小人物的尊重,对一个小国和小国领导人的尊重。"
1970年3月,柬埔寨总理朗诺发动政变,宣布废黜西哈努克国王。西哈努克这样描述3月19日从莫斯科飞来北京时的心情:"当时我面临着去哪个国家的选择。金边阴谋家给我造成的命运,反倒为我指明了方向,我立即意识到要到北京寻求支持。一到机场,周总理拥抱着我说:你还是柬埔寨的国家元首,中国绝不承认别的任何人。"周恩来总理特意动员了40几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到机场隆重迎候被废黜的西哈努克亲王。
中国人为他的"柬埔寨民族团结政府"提供了元首府、首相府和政府大楼。中国政府拨出北京市中心的东交民巷15号,让西哈努克安家落户,深宅大院里设有办公室、会客厅、餐厅、游泳馆、羽毛球场和多功能厅,配有警卫、秘书班子、高级厨师、花匠和车队。
《史记》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中国人民与西哈努克的交往,谱写了一曲光明澄澈的国际友谊的绝唱。
洪森:冤家宜解不宜结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1978年岁末,越军闯入柬埔寨,推翻波尔布特政权,执掌金边的柬埔寨政府一度被称作"韩桑林-洪森傀儡政权",或者"背叛祖国的韩桑林-谢辛-洪森政权"。洪森是这个政权的外交部部长,在国际舞台上最为活跃,后成为部长会议主席。
中国媒体对洪森的态度转变,是从洪森与西哈努克亲王在巴黎会谈寻求和解开始。1989年8月,中国外长钱其琛出席柬埔寨问题巴黎国际会议时,对包括洪森在内的柬四方实现和解给予肯定。1991年,中方应西哈努克的要求,同意洪森作为柬全国最高委员会的成员,来北京参加西哈努克主持召开的柬全国最高委员 会工作会议。李鹏总理送给柬埔寨各方一句中国名言"和为贵",还有鲁迅的诗句"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洪森对能够到北京"感到非常荣幸",中 国方面"增加了我们柬埔寨人之间的了解"。
岁月如梭,到了2011年8月,中国领导人访柬,已经明确称洪森"总理阁下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希望把毛主席、周总理和西哈努克开创的中柬友好关系引向新纪元。洪森则感谢中国长期以来对柬埔寨的无私援助和大力支持,强调"中国对柬的援助从来都不附加任何条件"。
对于在本国政治风云变幻中原有评价发生颠覆的领导人,中国媒体在尊重他国人民选择的同时,对这些曾经的"老朋友"保持低调的可持续性。其中包 括,2006年前8次访华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1994年前5次访华的扎伊尔领导人蒙博托,中苏对峙时期的东欧盟友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