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开发1690公顷稻田种植项目的柬埔寨华人陈创波(柬名迪坡),被副总理兼农业和农村发发展委员会主席任财利评为“柬埔寨第一农民”。
陈创波开发的农田项目,是由政府颁发的经济特许地,他从花了三年的时间,进行开垦和兴建农田灌溉系统,直到2008年底才开始播种,到现在项目一直进展顺利,目前项目只完成开发可种植面积的843公顷,只种植隆多香米和另一种香米,每公顷产量平均5吨稻谷。
陈创波的稻田一年至少可以生产8000吨稻谷,主要出销给来自中国广西的国宏大米加工厂,由于稻谷不仅符合出口标准,而且质量非常好,所以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
副总理兼农业和农村发发展委员会主席任财利和国务部长、前任农业部长占沙论今早率领代表团前往干拉省,参观及视察陈创波农田开发项目时,看到农田里完备的水利灌溉,对这名完全不识字的华裔农民赞不绝口。
副总理任财利说:“这是我看到柬埔寨最好的农田,水利灌溉非常完备,稻谷也长得非常好。”
任财利指出,陈创波把农田开发如此先进,柬埔寨人的光荣,也是农民们的良好模范。
任财利表示,其将申请政府为陈创波颁发勋章,并当场把陈创波命令为“柬埔寨第一农民”。
陈创波是英迪坡发展集团(ENG DYPO APHIVATH)的总裁,拥有1690公顷面积大的农场,身家估计有数千万美元,但农民出身的他,穿着非常朴素,也不喜欢摆出大勋爵的架子,对待员工亲切友善,且有关怀同情心。
迪坡的童年非常辛苦。1955年,迪坡出生在磅针省宗胶吕县偏僻郊区的贫穷家庭。小时候的他,因为家里太贫,别说上学,就连一日三餐填饱肚子都成问题。13岁那年,因为父母实在没有能力抚养他,决定将他送去一个中等农家寄养。
由于主人家是农户,家里只有女儿,没有男孩帮手,所以当时年纪轻轻的迪坡每天跟着主人家到农田里耕种,就这样持续了长达6年的时间,让迪坡掌握一流的种田经验。
红高棉时期,迪坡又被安排耕种的任务,当时组织挑选他和其它74人负责种植模范稻田,所以更让他掌握到种稻和灌溉系统的经验。
红高棉政权垮台后,迪坡与其它柬埔寨人一样白手奋斗,从养鸡鸭、开小农场,到成为泥土供货商,一直不断累积财富,过后在
金边投资买地,在地价被炒涨那年,让他赚到大笔钱。
2005年,不识文字的迪坡向政府申请到位于干拉省波也吕县y本奥乡(距离
金边28公里)的1690公顷的经济特许地,并把所有的家产投入,从新过回农民生活。
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四处的农田皆是一片绿意盎然,灌溉设施系统也非常完善,有水库、引水、导水、输水、配水和排水等设施;田里有各种农业机械,有耕地拖拉机、割稻机、挖土机、大卡车,还有大型稻谷烘干机等,这些复杂的工程和计划都是由迪坡一手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