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时政要闻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旅游天地
广告专栏
编读往来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时政要闻
>>
查看详情
中国云南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辐射中心 云南―暹粒友好农业科技示范园获柬埔寨国王奖
2015-11-20 15:57:19
本报讯 据新华网昆明11月19日电,从2008年成立至今,中国、柬埔寨、寮国、缅甸、泰国、越南通过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交换了264个农作物品种。“云光14号”“云光17号”等云南优质稻在越南、缅甸、寮国等国的推广面积早已超过100万亩。
近年来,云南还在寮国、柬埔寨等国援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陆稻、大豆、甘蔗、马铃薯、植保和社会农业经济6个专业工作组更成为跨境合作的典范,这使得中国云南逐渐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农业科技辐射中心。
这是记者19日从在昆明召开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第七届理事会暨农业科技合作交流研讨会上了解到的。此次研讨会从18日持续至20日,来自大湄公河次区域五国的90多位农科专家、农业官员和企业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大湄公河次区域是指湄公河流域的中国云南省、柬埔寨、寮国、缅甸、泰国、越南。 云南省农科院院长李学林介绍,此次会议将通过召开陆稻、大豆、马铃薯、甘蔗、植保、农业经济六个工作组研讨会,交流各国推进合作和需求信息,继续深化和推广合作成果。
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杜建辉表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合作,并与各成员国在农业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得益于地理环境、气候等,与缅甸、寮国、越南接壤的云南农业“走出去”历史悠久。
“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发展水平低、农民贫困、农村欠发展、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亟须保护等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杜建辉说。
农业科技合作是跨境农业合作的重要内容。为推进农业科技合作,2008年在中国农业部、云南省科技厅等支持下,云南省农科院与区域五国合作,成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开展跨境合作,以达到支撑粮食安全、消除贫困、保护环境的目的。
7年来,通过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六国交换品种264个,筛选试验品种48个,示范适宜品种34个,示范面积近6500公顷,培训科技人员和农户9000多人次。
“通过2011年成立的植保工作组,云南省农科院对来自越南、寮国、柬埔寨和缅甸的科研人员,重点开展了稻飞虱、稻瘟病、小菜蛾、外来入侵生物等绿色防治技术联合研究与技术培训,为建立次区域合作防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云南省农科院国际合作处处长陶大云说。
云南农业科技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在区域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会议上,各国的农业官员或科研机构负责人对农业科技交流合作都高度认可。
在柬埔寨,“云南―暹粒友好农业科技示范园”种植了马铃薯,玉米等作物,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荣获柬埔寨国王奖。越南从云南农科院引进了96个陆稻品种,已经筛选出3个品种抗病性好、产量高的品种进行示范。
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农科机构表示,云南农业科技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合作发展空间巨大。在此次会议上,中国农科院、中国热带农科院及江西、广西等省份农业科研机构还与柬埔寨、寮国、泰国、越南的农科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
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副院长许健认为,运行7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能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对建设中国-东盟以及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机制、平台具有借鉴意义。
金边传媒网
电话:+855-23-986198 地址:金边市莫尼旺大道53号金边大酒店大堂办公楼1室
网站首页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