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代中国只有两个木匠被聘为大学教授,一个是齐白石,一个是何夕瑞。此话虽略显夸张,但也佐证了何夕瑞如今的“江湖”地位。
他年少成名,20岁时就无师自通做出了人生中第一把大胡琴,从此和琴结下了不解之缘。2003年,何夕瑞正式推出了能完美展现高中低音的自制小提琴,并将它命名为“何氏三圆琴”。
凭借这个突破,他被四川音乐学院破格聘请为教授。2007年,全球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吉顿•克莱默也给予了“何氏三圆琴”非常高的评价,赞其为“东方维纳斯”。
值得一提的是,到现在,何夕瑞仍然拒绝“何氏三圆琴”的流水化生产。每把琴所需的178道工序,他都要精雕细琢,亲自完成。
自从去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工匠精神”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高频词。而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何夕瑞的“琴”节正是这一精神的生动诠释。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敬业,任何一个成功的匠人对自己的行当都绝对是热爱和敬畏的。”今年已经72岁的何夕瑞说。
无师自通
何夕瑞发誓要做一把专业的小提琴是在1979年。
时年34岁的他带着一把自制小提琴跑到四川音乐学院求教。“还不错。”一位教授试拉了几首曲子之后说。
随机,该教授又拿出一把制作精良的欧洲小提琴拉了同样的几首曲子。“相比之下,我自制的小提琴差远了。”何夕瑞很受打击。
但他同时也暗自发誓,一定要造出一把优秀的中国小提琴。
让人好奇的是,当时还是木匠的何夕瑞为何如此痴迷于制琴?
据何夕瑞回忆,“1957年,我的父亲打成了都成了‘右派’,我只有辍学随全家下乡,跟着一个乡下木匠学手艺,出师后在一个厂里制作模具。”
有一次,工厂举办文艺演出,缺少一把低音大胡,到处都买不到。“我就找来了木材、鼓皮等材料,照着图纸,在车间里捣鼓了几天,仿制出了一把大胡,这把大胡。”这把大胡在文艺演出中表现很好,获得大家的赞扬。从这把大胡,何夕瑞开始了他的制琴生涯。
“你连大胡都可以做,小提琴你可以做吗?”同事跟何夕瑞开着玩笑。“当然没问题!”何夕瑞很不服气。
但此时的何夕瑞连小提琴都没见过。他根据书上的图片用二胡弦做琴弦,用普通木板做琴身,耗时几个月,做成了一把自制小提琴。在自我感觉不错的情况下,他来到四川音乐学院请专家点评。
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和教授的畅谈让何夕瑞明白,制琴不同于普通的木工活,它工序复杂,还涉及多种学科。
从此,他开始自学木材学、地质地貌学、气象学、人文学等学科,从基础学科入手,开始研究小提琴制作。同时,他还自学乐理、乐器知识。
“何氏三圆琴”
众所周知,制琴的关键在于木材。
事实上,数百年来,国外制作提琴的材料都是阿尔卑斯山的云杉或者冷杉。但云杉一棵树成材需要大约70年,“能不能用其他木材代替?”何夕瑞琢磨。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何夕瑞投入了所有收入,跑遍了缅甸、印度等国家的原始森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惊喜地发现,中国的泡桐树完全可以打破欧洲木材的“百年垄断”。
泡桐树是中国原产的一种植物,它以其独特的声学品质早在民族乐器制作中被广泛使用,板胡、扬琴、古筝的共鸣板都是用泡桐木制成。更重要的是,重庆就有很多泡桐树。
只是,如何将其运用到西洋乐器中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何夕瑞试验了很多次,都难以达到理想的音色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首次拓宽了提琴研究的领域,首次跨学科地把提琴研制拓展到生物领域,他的《利用微生物部分降解木材在生长过程中的内应力》这一全新的理论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
这一理论的实践方式就是酒窖发酵。“我滴酒不沾,但是我这些年跑遍了剑南春、茅台等知名的酒厂,就为了寻找合适的菌种!”
何夕瑞在找到合适的菌种后,把木板和酒同时放在地下酒窖里,因为地下酒窖的空间相对封闭,常年恒温,弥漫着水分子、酒精分子,木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改变了内应力和品质,从而达到使音色极具韵味的目的。
2003年,历时24年后,何夕瑞正式推出了能完美展现高中低音的自制小提琴,他将它命名为“何氏三圆琴”。
业界公认
如果把传统小提琴比喻为妙龄少女的话,“何氏三圆琴”则像是一位风韵少妇。它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琴身由上大下小三个圆弧构成,故名“三圆琴”。
“而且它以中国传统的如意为琴头,是充满中国元素的小提琴。”何夕瑞说。
除了造型、用材独特,何夕瑞的三圆琴与传统小提琴的不同还在于,其侧板一边厚一边薄。这是将高音做薄、低音做厚,让高音更集中,同时增大了低音共鸣,让高音清澈透明、低音浑厚有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设计也填补了中国民族乐器无低音的空白。
“何氏三圆琴”的高品质得到了弦乐器制作领域专业人士的公认。2003年9月,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将一纸聘书送到何夕瑞手中,聘请已跻身中国著名制琴师之列的他为提琴制作专业教授。
2007年,世界小提琴演奏大师克莱默来华,在试用了何夕瑞的三圆琴之后说:“没想到中国还有这么好的提琴,我很喜欢这种有东方色彩线条的造型。”他还把“何氏三圆琴”称作“东方维纳斯”。
到现在,何夕瑞仍拒绝“何氏三圆琴”流水化生产,每把琴都要在他手上完成178道工序,精雕细琢。
事实上,像何夕瑞这样的手工制琴人目前并不多。数据显示,虽然中国目前的提琴产量占世界总量的80%,但和欧美等地区相比,中国提琴的质量仍需提升。
而何夕瑞的华丽转身也是“工匠精神”的一个绝佳案例——它不仅在于对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传承,更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只有踏踏实实在你的能力上歇尽全力、一丝不苟,对你自己的作品尽善尽美,最终得到大家认可,你自才配称工匠,才能养家糊口,才能使你的行当延续下去。”何夕瑞说。(记者 张婷婷 谢力)
责任编辑: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