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继21日下潜到4027米后,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26日首次成功突破5000米,最大下潜深度5057米,连续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北京时间26日凌晨3点38分,中国“蛟龙”被从母船上吊起,平稳布放到海面。3点57分,“蛟龙”正式“入水”下潜。6时许,“蛟龙”号下潜到最大深度5057米,并于9点23分安全上浮出海面。
上午10时许,“蛟龙”号顺利回收。母船“向阳红09”上的海试队友们用鲜艳的花束、喷洒香槟酒和深情的拥抱迎接三位潜航的勇士凯旋。
他们是“蛟龙”号主任设计师、32岁的“深海的哥”叶聪,声学专家杨波和“80后”潜航员付文韬。这趟历时6小时12分的深海之旅中,他们带回了多张自5000米深海拍摄的生物图片。
“此次冲击5000米成功,有三点经验可以总结:指挥坚强有力,技术保障有力,全体人员协调配合到位。这进一步体现了海试队伍完成此次海试的决心、信心、耐心、细心。”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说。
他鼓励海试队员们好好总结此次下潜的经验,为本次海试计划中的第三次和第四次下潜作好准备。
“第三次下潜科考内容比较多,包括对海底观测、取样、布放下潜纪念品等。如果气候和海况条件允许,我们希望从目前进行下潜的第三备选区回到第一备选区。在那里取一些锰结核、海底生物,并对锰结核的丰度进行探测。”“蛟龙”号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说。
第一备选区指的是中国大洋协会和国际海洋管理局2001年签下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合同。在7.5万平方公里合同区域内,中国拥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发权。
“这次‘蛟龙号’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勘探该矿区。我国在此进行海试和勘探工作,是履约行为。”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载人海试领导小组副组长金建才对新华社记者说。
一年前,“蛟龙”号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虽然前四国均已拥有可下潜6000至6500米的载人潜水器,但目前经常下潜的深度在5000米以内。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表示,此次顺利下潜到5000米级深海,更加巩固了我国载人深潜在全球“第一梯队”的位置。同时,也为“蛟龙”号明年冲击7000米的设计深度、也是世界载人深潜第一深度打下了基础。
“‘蛟龙号’拥有世界上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5000米级的成功将为明年7000米海试奠定基础。7千米意味着潜水器可在占世界上99.8%的广阔海域自由行动。”“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刘涛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