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晚报讯|“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是一个以文化为中心的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东亚五国代表夏泽瀚(Shahbaz Khan)在2021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主论坛致辞中表示,南京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贯穿于南京城市发展的全过程。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南京广泛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国际合作,推动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
明城墙的新时代故事,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南京范本
最能体现南京历史文化的建筑,非古城墙莫属。南京城墙始建于1366年,是现存世界最长、规模最大、真实性最好的砖石构造城市城墙。1988年1月,南京城墙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京体量最大的历史文化遗产。
多年来,南京一直致力于城墙的保护与更新。近期,历时3年多打造的南京城墙博物馆即将开放,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以古城墙为依托,寻求历史文物与当代保护之间的平衡。为此,博物馆外立面采用双银LOW——E夹胶夹丝中空玻璃幕墙,这也是国内首次将这一技术运用在大型玻璃幕墙上。周围的环境映射到玻璃幕墙,古城墙、新建筑亦虚亦实,交相辉映,美哉!壮哉!
据工作人员介绍,整个馆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地上、地下各分两层,最高处不超过12米,靠近城墙处则不超过7米。博物馆整体布局呈L型,西侧有三段反向攀升、长五十米的登顶坡道,坡道与中华门瓮城遥相呼应,呈现出“近城低、远城高”的高低错落的动态感。主体建筑以尊重古城墙为原则,突出城墙本身的同时,使其融入周边环境,实现历史与现实完美融合。
相较于传统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有三大亮点:第一,南京城墙博物馆的负一层展厅精选了700多块墙砖,按照来源、砖文印制方式等特征进行分类,参观者置身其中仿佛开展了一场古今对话;第二,负一层展厅设置了一个大型明代南京城全貌沙盘,市民朋友可以通过沙盘清晰地看到南京城墙风貌,直观地感受南京城墙魅力;第三,博物馆搜集了百余位专家、市民、游客等不同人群的“城墙记忆”,并运用科技手段展示出来,市民朋友也可在开馆后自主留言,加强人墙互动的同时,形成持续更新的“记忆”数据库。
“城墙就是最大的展品!”南京城墙管理保护中心基础研究部主任周源博士表示,“城墙作为体量巨大的文物,具有极高的遗产价值,城墙人希望通过建造一个大型的城墙专题博物馆来讲述城墙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城墙,热爱城墙。”
据周源介绍,南京城墙砖主要来自今天长江中下游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五省,共计170多个县市,可以说南京城墙就是长江文化在明朝初年的集中体现,是最能够代表南京的文化名片。为了让这张名片打响更高知名度,南京城墙管理保护中心一直在努力推动南京城墙走向世界。
2020年,南京城墙管理保护中心编撰出版了中英文书籍《中国明清城墙》,入选国家社科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在国际文物保护领域获得好评,成为展示和传播明清城墙历史文化魅力,助力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的又一重要成果。同时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积极寻求与专业国际文物保护机构的合作,于2020年成为中国首个ICOFORT(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城防与军事遗产委员会)团体会员。明年,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还计划承办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会议,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将共商城墙保护大计。
通过设馆列展,实现与城墙对话,加强城墙与人的有机互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城墙,打响南京城墙国际知名度,是南京城墙博物馆设立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南京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的重要实践之一。
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南京样板
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突出以文铸城、延续文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实施城市传播能力提升工程,扩大城市特色文化影响力。作为江苏历史文化最为悠久的城市之一,南京多年来一直走在历史名城保护的全国前列。
1984年以来,南京先后编制了四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体规划,2017年,又启动了新版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工作,规划期至2035年。目前,南京已经形成了以《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为主,各专项法为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此外,南京市划定的11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8片历史风貌区、38片一般历史地段均配有相应的保护规划,并已展开配套工作。南京已公布第一批、第二批历史建筑共279处,并完成全部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的制定,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提供依据;第三批、第四批的20处历史建筑也在报批中。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吕晓宁在本届名城会系列活动之亚太文化遗产保护成就展暨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多年来,南京一直致力于探索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路径,力求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保护的认知也日益全面化、科学化。80年代的保护更注重“抢救”,90年代则以规划为主,现如今强调“活化利用”。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作为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已成功举办八届,今年是第九届,始终立足于南京,着眼于世界,希望通过与国际历史文化名城的常态化交流合作,共享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实践,共商历史名城可持续发展路径,共促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
助力妙乌古城申遗,彰显“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南京作为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文化交流传播的“天然使者”。除了本土实践,南京许许多多的高校学术团队还活跃在世界各地,以实际行动推动历史名城保护的国际合作,为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南京力量”、“中国智慧”,深化对外文化交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教授及其团队正是这样的存在。
根据联合国及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预测,2050年以前全球85%以上的城市化将集中在亚洲。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亚洲城市的内在增量会进一步改变。多年来,在南京市的支持下,董卫团队一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致力于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古城更新与发展。“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快速而大规模的城市化,在新城开发和古建筑保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希望尽己所能,为亚洲城市科学发展提供‘中国样板’。”董卫表示,为了更好的将国内的保护经验向外传播,加强国际间合作,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他和团队不仅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城市历史白皮书》等理论文件的编撰,还在缅甸、柬埔寨、印度、尼泊尔、非洲等沿线国家和地区参与了许多古城保护的实践案例,妙乌古城便是其中之一。
妙乌古城位于缅甸西部若开邦,是古代若开国的都城,拥有千余年历史,如今已成为历史文化中心,与蛟缥、实兑构成缅甸西部的城市“金三角”。2017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总部、缅甸联邦共和国宗教事务和文化部的邀请,东南大学团队到达缅甸,助力妙乌古城申遗。这也是第一支进入妙乌古城开展系统性遗址保护调查研究的外国专业队伍。在为期10天的实地考察中,董卫携团队运用无人机、3D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对古城核心区进行了精细测绘。
由于妙乌古城长期处于半荒废状态,导致许多建筑损毁严重,甚至有的因修复不当而受到二次损害,此前几乎没有相关保护数据可以参考。为了弥补材料缺失的不足,东大团队通过实地测绘数据、影像资料以及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自主建立起一个可视化数据库,为之后的申遗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通过调研发现,妙乌古城的双中心格局基本保存完好,但由于古代水系萎缩,河流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下降,导致宫城遗址受到洪涝威胁变大。“每一个文化遗产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必须制定符合自身文化特征的申遗资料。”在经过十余次的赴缅调研后,东大团队设计制作了妙乌古城30平方公里范围的高精度飞测地图,还依据当地地理文化,结合专业知识,兼顾环境保护,着眼于未来,编制了妙乌古城保护与发展规划和申遗管理规划,提出了遗产保护目标与古城未来发展目标,得到了缅方充分认可。
缅甸是 “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中缅两国人民自古相亲相融,“胞波”情谊源远流长。助力缅甸古城申遗,既有利于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探寻亚太历史名城保护的共同路径,也有利于加强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邦交友谊。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水涛教授团队也曾多次率队前往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开展考古发掘,在推动跨国考古及国际合作方面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并通过探寻草原文明与大河文明的互动通道,从中找出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的差异性,真正做到以我为主,推动中国文物保护智慧走向国际化。
“南京之所以在名城保护方面走在前列,是因为南京具有丰富的高校、科研资源,可以为城市更新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董卫教授表示,“未来,南京可以在充分发挥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打好文化保护、商业开发、旅游带动的‘组合拳’,由点成面,形成合力。”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传承不是单一问题,而是一个全面、多维的国际性话题,需要汲取各家所长,探讨共性与特性,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和谐关系,这也是南京名城会举办的意义所在。(吕菽菲 彭渝鉴)